白癜风专科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们这种“北方人”真的是很难想象,偌大的菠萝蜜竟然是长在树上的。更奇怪的是,它竟然不是长在树枝上,而是长在树干上。不知道这一棵是特例,还是普遍如此。来南方玩真是开了眼界了。
挂在树上的菠萝蜜吃过早饭,退了民宿的房。老板替我们叫了一辆“出租车”,那种三轮摩托,送我们去岛上的天主堂玩。一个火山地质公园和这个天主堂,算是这岛上两个最有名的景点,一个自然一个人文相得益彰。不过路程就比较远,几乎是到了岛的另一边。三轮车在林间地头穿梭,也就他们当地人才认得这些导航上都看不见的小路了。
涠洲岛天主堂正门这个天主堂跟涠洲岛的历史密不可分,看了这教堂的介绍才知道,原来涠洲岛上居住的是客家人。他们原先居住在广东恩平和开平一带,年前后,与当地土族人发生械斗,失败后举族逃亡。在湛江遂溪落脚时,受到了法国传教士的援助救济,很多人就皈依了天主教。后来他们向清政府申请到荒岛上定居开拓,这个荒岛就是今天的涠洲岛。从他们上岛开始,花了10年时间,建成了这座天主堂。
涠洲岛天主堂侧面不过其实岛上早有人居,自古盛产珍珠,汉唐已有记载。写昆曲牡丹亭的明朝戏曲家汤显祖,被贬谪徐闻县的时候也到过涠洲岛,还写下一首叫《阳江避热如海,至涠洲,夜看珠池作,寄郭廉州》的诗(这诗的名字还真有点如今头条的风格)。神甫带客家人上岛垦荒则是由于清朝实行海禁,把涠洲岛封禁了一百多年,所以客家人再度登岛时看到的已然是荒岛了。
涠洲岛天主堂圣坛天主堂的建筑是典型的哥特式小教堂风格,正门开在山墙上,三开间宽,中间正上面矗立着三层高的钟楼。当然那口钟毫无悬念地,跟诸多名胜古迹里的一样,某个时期被拿去炼钢了。山墙的正中间题名天主堂三个字,配对联一幅,上书:天涯咫尺,主宰羣生。对联和名匾围绕着中间一个圆形的徽章,上面镶嵌着十字架和JHS三个字母,是拉丁语JesusHominumSalvator的缩写,意为“救世主耶稣”。从正门进去,礼堂纵深八进,中间有两进的墙上开了门,其他每一进都是竖长条圆尖顶的窗户。普通的窗户是各种花式镂空,而最里面两进是神坛,窗户上镶着彩色玻璃。
涠洲岛天主堂后花园从礼堂的侧门走进后花园,俨然一个西式的世外桃源。喷泉、水池、绿植都西式的风格,只是没有采取西方常见的对称布局,而是有那么点蜿蜒曲折的东方意境。
暖鱼妈妈和暖鱼宝宝的美照在花园里一番美拍之后,我们又在教堂门口叫了辆车,前往码头准备坐船回北海。途径成片的香蕉树林,还有一块开阔的草地,黄牛悠闲地吃着草。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像是从海岛穿越到了草原,不禁感叹这火山岛还真是各种地质地貌着实丰富有趣。
涠洲岛上的草地和黄牛到了码头,离开船还有些时间,我们一家三口就在旁边的沙滩上闲逛。这一片沙滩并不很细腻,但还算柔软,比火山口那粗粝的岩石要舒服多了。小朋友自然又是要捡贝壳堆沙堡,大人则更愿意看着渐变色的大海发呆,整个沙滩就我们三个人,独享一片美景。
码头旁的海滩这里的沙滩上还有另一道独特的地质景观,就是熔岩流的痕迹。一道黑色的火山岩直插在黄色的沙滩中央,上一头是从树林里伸出来的,下一头径直潜入海水。你都不需要任何地质学知识,脑补一下当时的场面就行。岩浆从火山口溢出,顺着山势流淌下来,炽热地切割着大地,直至流入大海,腾起滚滚蒸汽。火山爆发结束后,整个岛屿冷却下来,岩浆流也逐渐凝固,变成一长条黑色的火山岩。
沙滩上的熔岩流痕迹离开涠洲岛回到北海,逛了一圈老街。老街始建于年,应该是当时海陆交通贸易的一个中转市场。北部湾的海产品从这里登陆销往全国各地,而渔民们也在这里采购生活用品。赚到了钱的贸易商人就沿着港口建起了住宅、商铺、学校、教堂。当时西风东渐,南方沿海各地首先接触了外来文化,与本地建筑风格融合,造就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种风格独特的骑楼。
北海老街不过大概是北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终究还是竞争不过广东福建沿海,民国初年北海的商业氛围逐渐凋敝,前后历时刚好一个世纪,留下了一段沧桑的老街。直至当代,北海的经济随着改革开放再度起飞,而海陆贸易各类市场分散到了北海市各处,一段老街则化身步行街,供游客休闲。
老字号虾饼店骑楼连廊之下皆是各种小店,有卖珍珠的,卖贝壳珊瑚之类工艺品的,还有鱼干海货等等。我们也没有正经坐下来吃午饭,尝尝虾饼,喝喝果汁冰沙,才花了几十块钱就打发了过去。虽说便宜,但那五块钱一枚的虾饼里面的鲜虾量多,十块钱果汁里实实足足打进去三只芒果,吃得可真叫过瘾。
北海老街的雕塑逛完老街时间还早,翻开地图把广西全境又扫了一眼。是的,我是带着张纸质地图的,因为手机上来回放大缩小很影响我对两地间相对位置和距离的判断。我们去梧州吧?吃龟苓膏去!
当天行程第十一天,完。涠洲岛-北海高速客轮43km,北海-梧州km
车费60元,食品25元,涠洲岛-北海船票元,停车费20元,北海老街小吃31元,过路费元,梧州星卓酒店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