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竞争过度,无意竞争的参与者开始进入”非自愿“竞争中,这就是”内卷“。
“内卷”这个词之所以这么火,并不是因为新奇,恰恰是因为它是一种早就出现的现象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名字。
我们人人都在讨论内卷,是因为这种现象早已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各行各业,在激烈的竞争下,纷纷开始“内卷”。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的,就是在装修家居行业的内卷。
一、装修公司
装修公司,这里特别指家装行业。似乎是一个一开始就开始”卷“的行业,当价格战、销售战打响,行业内卷早已经开始。
装修公司,从行业模式上,由于竞争激烈,率先”卷“了起来:
装修公司也分成全包、半包以及套装公司。
这三种公司里,套装公司因为材料都是自营,基本不需要设计,只要拿预先设定的模块调整,所以价格最低,相对的设计效果比较差,施工也比较粗糙。
半包公司,因为只包工,价格会便宜一些,适合有设计能力或者有心仪设计师的业主,具体装修效果要看设计师和工队后期协调的结果。搭配好了,效果很好。搭配的不好,也常出现翻车的例子。
全包公司,因为有公司的设计师全程跟进,设计和工队的配合会非常顺利,如果选择了合适的设计师做了心仪的设计,一般都可以达到业主希望的效果。相对的,价格会贵很多。
为了和套餐公司竞争,全包公司针对小户型,低预算人群,开始推出”套餐模式“。省去定制设计,让业主选择喜欢的风格进行装修。由于他们前期全包的装修效果好,很多业主会选择信任全包公司。
实际上,由于没有专门的套装设计师,需要公司的设计师对不同户型进行调整,又没有设计费用,所以很多设计师并不用心,仅仅是完成任务,经常会出现由于设计不完善,让业主后期踩坑。
由于大部分顾客最看重的是价格,同一模式的不同的装修公司也”卷“的非常严重。
一般的全包装修公司给出的报价包括:
①设计费用:不同的设计师费用档次不同,也跟房屋大小有关,设计效果有关。
②工程报价(工费):施工费用,按照材料和工艺分成不同基础档位,先选价格档位,再根据设计选择工艺,确定每平米\米的施工费用,按施工量决定具体费用。
③主材报价(材料费):地砖、吊顶、壁纸等大项材料的材料费,设计师建议,业主自己决定。
因为价格战,不同的装修公司为了留住客户,会在报价时故意少报或者漏报项目。当业主选定装修公司,装修队进场之后,再通知业主说有问题,需要增加费用(增项),这个时候装也不是不装也不是,非常令人头疼。
新小住,这里建议大家,为了不被这种价格”内卷“波及,在找装修公司时,一定要和公司确认好施工内容,和后期增项的处理办法。
二、全屋定制
家里想要装修的好看,绕不开全屋定制。家里的玄关柜、餐边柜、橱柜、电视柜甚至墙板木门,都可以算在定制的范围里。
但,装修公司之外,全屋定制行业的竞争也非常严重。走进一家建材城,都会有大大小小不同几十家全屋定制商家,稍微一咨询,就会被眼花缭乱的专业名词以及五花八门的报价套路给问懵。
实际上,全屋定制就像做衣服,不同的商家都可以做一款相似的衣服,但是由于设计不同、材料也不同,效果也天壤之别。
决定定制柜的价格的原因主要有:①板材②五金③设计④面积
计算价格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这里主要介绍三种:
①品牌柜子:如金牌、好莱客等一般会有套餐价,即包含8平米的柜子等套餐。捆绑销售多,如铰链等五金,柜内搁板抽屉等都是捆绑销售,溢价高;
②当地门店:建材城里的各种小品牌,一般是当地的门店,会根据柜子的长乘宽来计算投影面积,按照投影面积收费,可以选择板材和外观功能,一般店里展示的都是基础款,想升级要再加钱。
③工厂店:一般是一些大品牌的代工厂,主要按照展开面积和材料等,用多少算多少钱。质量参差不齐,售后保障基本没有,需要好好考察。
由于行业内卷,全屋定制公司喜欢强调材料的环保、坚固等特性,营销远大于服务。定制公司的设计师水品也参差不齐,只想赶紧签合同,销售能力远大于设计能力。
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公司更是不做设计,只做几种模块来嵌套,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更满足不了业主的个性化需求。为了增加利润,在设计时还会劝客户装一些根本不需要的搁、挂架、抽屉等等。
针对这种情况,新小住建议大家在全屋定制时,尤其时衣柜部分,使用无格子收纳——利用挂杆、搁板和抽屉收纳箱来规划收纳区。
尽量简单的收纳区,其实非常灵活,这里提供一些收纳思路:
①根据使用者的身高确定好搁板的位置,搁板的上方储存过季的床品、杯子和衣物。②常穿的衣物用衣架挂在挂杆上,不用花时间叠衣服有,也方便拿取。③小件的衣物尽利用抽屉式收纳箱箱存放。④柜体比较薄的部分,可以用滑轨挂架收纳衣物。
利用以上的方法,可以合理的避开贵且不实用的柜内设计部分。
三、家居收纳用品
隔壁日本,家居收纳整理师已经是是一个成熟的行业,各种的家居整理方法甚至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整理师也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进入大众视野。
对收纳的越来越重视,让家居收纳用品迅速发展。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家居用品的商家也激烈的”卷“起来了。
很多很好用的商品因为销售渠道已经稳定,新进入的商家为了打开销售渠道,必须要靠低价格,在盈利空间降低到极限之后,只好通过采用劣质材料来降低成本。
这种情况导致各种家居收纳用品的价格不断被压低,一些商家为了保证销量,也只好以次充好,导致商品质量不断变差,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不断发生。商家赚不到钱,消费者也用不到好的产品。
拿抽屉式收纳箱来举例子:假设售价稳定在25元左右,既可以保证商家利润,同时可以保证商品材料和质量。不良商家为获得更多销量,使用较差的但便宜的材料,把价格定在15元,招徕更多顾客。因为价格便宜,很多人会不明就里的选择这种质量差、容易坏的收纳箱。
一段时间以后,生产25元收纳箱的商家卖不出商品,挣不到钱,要么退出市场,要么也选择使用劣质材料降低成本以降低售价。这种情况会导致25元的优质收纳箱慢慢从市场消失,只留下15元的劣质收纳箱。
四、家居清洁用品
家居清洁用,比如厨房纸、洗洁精、柠檬酸等等,属于消耗品,总是处在消耗和补充的动态平衡中。
因为家居清洁用品的消费频率高,销量大,利润高,流量巨大,被很多商家盯上,也存在非常严重的内卷现象。
新小住,这里和大家聊聊一种特别的内卷现象:
有一些”网红“流量款的产品,因为好用,突然火爆全网,曝光率非常高。这种突然产生的巨大流量,有时会吸引到一些其他行业的商家。
这些商家为了曝光量,会复制这些网红产品,把它们的曝光量引到其他产品上去,从其他产品来获利。实际上,他们并不靠这些网红产品来赚钱,只是”谗“网红的流量。
为了保证流量,他们还会不断压低网红产品的价格,导致专门生产该产品的商家利润不断降低只有降低成本做次品或者干脆退出这两种选择。
大部分专门做清洁用品的商家,为了在市场里活下去,都会选择降前者,导致产品质量不断下降。
婴儿湿纸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婴儿湿巾好用,方便,有小朋友的家庭都离不开,从刚出生可以用到儿童时期。一些生产母婴用品的厂家,比如婴儿车商家,就盯上了婴儿湿巾的巨大流量。他们通过销售远低于市场价的婴儿湿巾,打响品牌效应。
为了保证品牌曝光度,降低获客成本,他们会持续用低价售卖婴儿湿巾,这就导致专门生产婴儿湿巾的厂家要么开不下去;要么硬着头皮用劣质原料做次货,降低成本打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