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其实就是一场危机,也是一场灾难。一个国家应对灾难的情况,反映着国家的软实力水平。日本向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日本人所面临的灾难不仅仅是疫情,还有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日本人为了应对突然发生的灾难,开发了许许多多防灾物品。有成套的防灾物品包,价格上万日元,但是这些物品往往都是提前备好的,有些可能不太符合一个家庭的情况。我的一位日本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些日本百元店销售的防灾物品,初看之时,还真是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
毕竟作为中国人,思维当中就没有“防灾”的意识,当真正了解到以后才发现,原来防灾物品还能够这样做!
日本的防灾物品分类
日本的防灾物品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保护人身的物品在避难所使用的物品
保护人身的物品,其实是防灾物品的最基本物品,比如水、紧急食品、电池(包含手机电池)、绷带、地图、口罩以及手套等。
在避难所使用的物品多是一些生活上的物品,因为日本避难所属于集体生活,并且灾难结束日程不好确定,有可能在避难所待的时间较长。这些物品有:收音机、耳栓、保鲜膜、杯子、取暖用品等。
上述的一些用品,其实都是日常用品,对于有些物品,最开始听到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何日本人将其归类为防灾物品。但是经过日本人的一解释,恍然大悟!
比如收音机,当自然灾害导致失去了所有通信手段时,收音机就成为了了解信息的唯一渠道。在一些末日电影当中,很多人都会使用收音机来收听情报,而非现代的电子化设备。
再比如手套,很多人认为手套的作用不大,其实不然。如果出现一些需要搬运或者帮助他人搬运的情况,还是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双手的,这样才能够保持“战力”,不被灾难打败。
保鲜膜的作用其实也很大,因为灾难发生的突然,自然无法带着碗筷前往避难所,此时保鲜膜就可以起到碗筷的作用,不至于让自己赤手空拳地吃东西。
日本的百元防灾物品
很多日本人的防灾物品多是自己挑选的,日本人的防灾意识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因此许多店铺也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防灾物品。日本的百元店,就有很多实用的防灾物品,虽然平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经过日本人的一介绍,才发现发明这些东西用法的人,真的是太聪明了。
日本的百元店一般销售的有铝薄膜,但是这些薄膜一般是在厨房当中使用的,放在靠近墙的火炉旁,可以隔热,并且也能够防止锅中的油溅到墙体之上,容易打扫。但是同样可以将此物用在防灾之上,因为其较好的隔热效果,可以披在身上,能够保存身体的热量。特别是冬天的灾难,保持身体的热量,就意味着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在百元店销售的有两种水存储相关的产品,一个是水袋一个是水箱。水袋的话,可以作为私人用品,水箱可以多人使用。
水箱是可以拉起的,能够装3.5L左右的水。
水箱还带有一个水龙头,可以放水引用。综合来看,其实我更愿意购买这个水箱,拿起来方便,用起来省心。(笑)
厕所袋是我很在意的一个物品,其实将如厕之事作为一个重点去考虑一点儿不为过。因为人有三急,是物理规律,不能因为“厕所”比较脏,我们就不去考虑。遇到水或者人体排出的液体时,会直接固体化。
倒入CC的水(大概一次小便的量)后,形成固体化,并且也不大,随地可以处理。人多的时候,公共厕所肯定会不足,如果有孩子的家庭,或许可以多准备几个。
一次性收纳袋也是不错的选择之一,比如毛巾或者手套等都是布产品,很容易打湿或者弄脏。慌乱当中,就更不能保持这些东西的干净了。在平时,给这些东西套上袋子,即便是下雨天,也不会弄脏了。
上面介绍的一些东西,其实都是比较有特色的物品。日本人家庭的这些防灾物品也都是随时更新的,比如水或者紧急食物也都有保质期,需要定期更换。虽然使用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是这种未雨绸缪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我虽然在日本待了许久,但是依旧会有一种“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先入观念,而日本人的观念则是“灾难不知道何时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这种思维的差异,就导致日本人家庭当中对于防灾物品的准备比较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