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www.yangguizhe.com/bdfzx/
极简的基本就是简单、纯朴,但简单却缺乏深度仅能称呼为廉价,只有简单是不够的。------安藤忠雄
很多人认为极简主义是发源自日本,其实不是这样的。极简主义最初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下美国的一个艺术派系“MinimalArt”,后延伸至日本,日本不是极简主义的发源地,却是将极简主义运用最好的国家,发展至今,“极简”二字已完全渗透到日本人的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当中,那么极简主义究竟体现哪些方面?为什么日本人如此热爱极简主义呢?
日本主妇的极简主义
说到极简主义,就不得不提热衷节俭的日本家庭主妇,“极简”二字在她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主妇们诸多节约资金的技巧妙用无穷,比如提前列好购物菜单,尽量选择附近最优惠的商店进行采购;合理购买食材,用最少的价格做出最美味、最营养的三餐;对于不常用的物品能租就不买等方面,控制每月的各方面花销,把节俭之风刮向了世界各地。
节约并不是节省,而是在保证享受精致生活的同时,充分利用好一切资源,不浪费,不奢靡,真正做到极简生活。
日常穿搭的极简主义
日本的极简主义还反映在平时的穿着方面,大多数日本人不会因为外在的攀比而去盲目消费,拒绝“假精致”,不会为了满足虚荣心而去购买某些大品牌的服装,他(她)们认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所买的服饰能让自己感到舒适、美观即可,既不是粗制滥造,也不刻意追求品牌。
极简主义,才是真正的精致主义,让有限的资源衍生出无限的可能,“不浪费,不将就”,这便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极简主义。
艺术设计的极简主义
日本大多的房屋构造及装修风格等方面都追求极简,设计师们通常会在建筑的外观上留一些空白,这种简约的留白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接受不了,但这种符合东方含蓄与禅意的留白正是极简主义的完美展现,以禅宗的角度来理解,空间即特意留白,让人用想象力将其填满。
“简单、平静且沉稳”,这是光之诗人丨安藤忠雄对于自己留白设计风格的评价,建筑的外观不必色彩丰富,而是应该保持沉默,让光和和风为其表达。
日本房屋内在的构造也很简单,设计师们剔除了一切冗余感的装饰,让有限的空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何为“极简”,追求极致的简单便是“极简”,极简的居住环境会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舒适感和满足感,纯净、朴质、简单,却能凸显出强烈的艺术气息,让人生活得更加纯粹,更注重生活品质。
日本部分设计师还将“极简”融入到房屋与自然的结合之中,享誉全球的建筑师隈研吾便是其中的代表,他曾说:“我想让建筑与自然更暧昧、更亲近。也就是说,让建筑物消失于自然中。”隈研吾的建筑作品散发着日式极简与东方禅意,在业界被称作“负建筑”、“隈研吾流”等。
无需加任何花草树木作为装饰,而是直接把房屋修建在山川密林附近,让自然与建筑完美结合,树即是树,花即是花,不刻意,不强求,化繁为简做到极致,便是“极简”。
想必大家对MUJI这个品牌并不陌生,它就是日本极简主义在生活用品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无印良品里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这些商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简单、干净,它们大多都是单色系,以白色为主色调,点缀一些灰色、黑色、粉色等,搭配起来并没有光鲜亮丽的颜色碰撞,却能带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不需要印上商标,也能让人一眼认出“啊,这不是MUJI家的东西么……”
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原研哉曾经说过:“与其说我们注重环保、洗练与简朴这些言语,不如直接端出一个空无一物的容器,让人感受无印良品要传达的(空无)意念”。“空无”这两个字便是对极简主义设计理念最好的诠释.
房屋布置的极简主义
日本许多家庭的房间布置都很简单,卧室里可能极简的仅有一张床、一个桌子和一把椅子,有的甚至连桌子和椅子都不放,家中的装饰品少而精致,壁柜里除了日常必需的洗簌用品再无其它,衣柜里也仅有自己常穿的衣服,而且大多按照从周一到周日的顺序依次放置,每天的穿着都是固定的,诸如“好纠结呀,今天该怎么搭配衣服”等烦恼在许多日本人眼里是不存在的。
日本家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行一次物品清理,把不常用的的物品直接扔掉,把需要用到物品的按照使用的频次重新放置,频次多的就放置在离自己近的地方,便于拿取,频次少的就放置得远一点、高一点。定期的清理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极为享受的过程。
房间布置的极简为日本家庭预留了大量居住空间,这种极简的布置不仅是简单的表面现象,更多的是追求精致生活的一种态度,他(她)们不愿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在寻找物品以及纠结穿衣搭配等方面,而是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方面,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换句话说,当我们清理完内心的杂草,思维自然简单明晰了,心灵自然也就通透了。
就比如日本著名的极简主义践行者——佐佐木典士,他曾经是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每天的超负荷运作下,逐渐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开始变得颓废、懒惰,女朋友也离他而去,这大概就是“人生失败组”最真实的写照。
佐佐木典士在人生最低谷时选择了实践极简主义,他开始把房屋收拾得空无一物,仅留下三件衬衫、四条裤子以及零散的生活必需品,暂时与无止境的物欲保持距离,两年的极简生活让他减少了购物与打扮的时间,反而空出大量的时间去交友与旅行,生活变得充实且舒适,他不禁感慨“我的东西少,但每天很幸福。”真正的美好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感受了多少。
日本房屋内的极简彰显的也是一种扫除力,扫除实践断舍离,实操心灵整理术,把灰尘或霉菌赶出房间,横扫内心的不平与不满,一个干净简洁的居家环境是一天美好的开始,正如日本作家舛田光洋所说的那样“看到你的房间就知道你的未来,房间是你最大的环境能量场,展现你过去的能量积累,预示你未来的能量趋势!”
日本四面环海,又处于亚欧、太平洋两大板块交界处,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拥有较少的财产是非常实用的,家中的贵重物品不多,无需担心灾害发生后的财产损失问题。
年日本九级大地震和海啸导致约两万人丧命,其中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的伤亡是由物品坠落引起的,如果处在布置极简的房屋里,则完全不用担忧这一问题,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其房屋布置极简的关键一点。
饮食烹饪的极简主义
日本料理本身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在近些年融入极简主义后,更是将“减”做到了极致,为了还原食材最原始的的状态与口感,顶级刺身所需的金枪鱼、三文鱼、伊佐木等鱼类,从捕获到运输再到宰杀整个过程不曾被冷冻过一分。
日本大多数料理的制作手法并不复杂,所加入的佐料种类也不多,让有限的食材迸发出无限的美味,一道道看似简单的佳肴,却能带给食客一场沉沦陶醉的美食之旅。“极简”的背后不仅仅是简单,更多的是日料师对于精致工作、精致生活的一种态度,让劳顿一天的人们能够停下来,在享受“极简”料理的过程中洗去一身的疲惫,第二天继续充满干劲。
日本饮食习惯的极简更多的是“自我自律”,日本人每顿饭都讲究吃七八分饱,吃得少不是因为穷,而是时时刻刻保持与物欲相抵抗的状态,战胜自己懒惰贪吃的念头,宽以待人的同时更要严于律己。
走进日本极简主义,告别“假精致”,真正地做到化繁为简,过精致生活,品精致人生,也许在经历了世俗繁华之后,方知道简简单单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