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的好吗 http://www.wisdomtouch.com/敬祖公祭品
作者:安昕妈妈
作为一枚有着五年客家媳妇资历的湖南女儿,这个春节是安昕妈妈在世界客都梅州过的第四个春节。
在我这个外地媳妇眼里,除夕是客家人整个春节最盛大和隆重的日子,也是客家人整个春节里年味最浓厚的一天。
除夕这天,每个在家过年的客家人都会回到祖屋祭拜先人(客家人称“敬祖公”)。
早晨不到六点,公公婆婆就会虔诚地起床张罗清点祭祖要用的祭品,用箩筐或其他容器装上。
接着逐个叫醒还在做梦或者赖床的儿女和孙辈。
祭品备好、人齐了,一家子浩浩荡荡向着二十公里外的祖屋出发。
客家人建在乡下的传统祖祠/祖屋多是围龙屋,梅州地区客家围龙屋与福建客家土楼不同,福建客家土楼是“全围龙”,梅州客家围龙屋多为“半围龙”。
梅州客家围龙屋的特点是大多采用建筑风水学里“依山傍水”格局,通常房屋后面“依山”,门前则设一个半月型水塘寓意“伴水”。
婆家的祖屋是曾祖父在解放初期建造的,房子后面有比较高的土墙,屋前则有农田灌溉用的水渠,属于简化版的“依山傍水”。
婆家祖屋——围龙屋祖屋很大,占地面积估摸着有将近有六七百方,有两处天井,楼上楼下各个房间采光通风俱佳。
家公秉承着客家人勤劳节俭的好习惯,虽然只是逢年过节回祖屋祭祀,但老人家但凡有时间都会回去打扫,楼上木地板和家具都擦洗的一尘不染。
按照老人家的话说:打扫干净了,你们带孩子回来也能放心让他们到处去窜去摸。
事实上,的确如此,孩子们回到祖屋都觉得十分新奇和兴奋,Cathy和Angel更是来回不停地爬上楼兜一圈下楼后又爬上去,还不停地指着祖屋室内的雕饰、绘图问那是什么?
妈妈解答不了,便指引她们找阿公阿婆(客家人称呼爷爷奶奶为阿公阿婆)去探寻答案,阿公借此机会给孩子们讲述一翻祖屋的历史和一些客家传统习俗。
到达祖屋之后,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开始在长辈的指挥下挂灯笼、贴春联。
贴春联另外一边,家婆和堂婶、堂嫂们则张罗着将各种祭品摆上案板。
祭品中最为重要的为“三牲”(鸡、鱼、猪),家婆他们每年准备的“三牲”都是整鸡、大块猪肉和整条干鱿鱼。
除了三牲,茶、酒、油果发粄等年货小吃、柚子苹果等吉祥寓意的水果、衣纸等物品也都是必备的。
祭品祭品摆好供先人“享用”后,家里最年长威严的长辈会作为号令招呼大家领取已经引燃的香,一起给祖公上香祭拜。
祭拜时,要先对着祖屋大门拜三拜,此为敬天;再向已故祖先牌位拜三拜,此为敬祖公。
祭拜过程中,老人会念念有词(客家话称为“唱烟”),向先人们汇报旧年家里发生的重大事件,然后许下新年的美好愿望,请祖公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幸福、人财双发。
祭拜结束后,老人会汇集将香插入香炉。等待香掉灰的这段时间,寓为祖公在享用祭品。香掉灰后,也意为祖公已经享用完了祭品,便可进行下一项仪式——化财宝。
化财宝老人将准备好的衣纸钱币放入旺火燃烧,寓意为已故的祖公们送去衣服钱币等生活用品,让祖公生活无忧。
随后,除夕的祭拜随之结束。
待主妇们将祭品收拾好,便要紧锣密鼓地进入下一个重要环节——派利是(红包)。
派利是按照客家人的习俗,已婚的要给长辈和未婚的人员派利是。给长辈们派新年利是,要祝福长辈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笑口常开。给未婚的小辈派利是,则主要祝福他们学习进步,前程似锦。
Cathy对于长辈给新年利是有经验了,接受之后很开心的道谢和说“恭喜发财”,Angel在一开始则一脸懵逼,要将红包还给长辈,惹得大伙哈哈大笑。
红灯笼下,在大家喜气洋洋的欢笑声中,最热烈的年味就此晕染开来。
除夕“敬祖公”和“派利是”两大盛事结束后,大伙就地散开,各家集合来时的小家人口,回家一家人齐齐整整吃年夜饭,过团圆年。
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