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zqbdf/140116/4328243.html
洛带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彼时食肆商店并立成街,叫作万景街;有传蜀汉太子阿斗在水井和池塘间逗鲤鱼玩,玉带不小心落入八角井中,“洛带”因此得名。明末清初,正逢“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邻近的湖广和陕西移民率先抵达蜀地,占据了城市及平原地带,后来的客家人便大多居于丘陵、山区地带,渐成了今日的古镇,洛带便是其一。
来到蜀地的客家人,离家千里,同时将忘不了的家乡美味带入天府之国,与火爆热辣的川味杂糅融合。天徐徐亮,古镇里的石板路上早已箩筐扎堆儿,摊贩叫卖不断,这边桃子李子新鲜,那边金线饼、天鹅蛋等炸货新鲜出锅,一头扎进古镇的街头巷弄,幸福地与热闹的饮食生活撞个满怀。
客家烟熏油烧鹅
供销社里的橱窗明星
岭南一带爱吃大鹅,客家人便将此喜好一并带入成都,广式茶餐厅里三十元一例的烧鹅,摇身一变,成了供销社明厨里挂着卖的烟熏油烫鹅。虽不比广式烧鹅的肥美,健硕的肌理闪着酱色亮光,百元一只,十足诱人。
晌午,洛带供销社饭店明亮的橱窗外排满了络绎赶来买鹅的人,衣着随意但口味挑剔的中年男人,精打细算带着小孩的妇女,一看就知道是赶场的老手。棕红亮丽的烟熏油烫鹅并排挂着,“要半只,打包哈,”守在窗外的阿婆精神矍铄,利索地点单;师傅娴熟地取下一只剁块、装袋。
与烧鹅烫热水后烧制不同,烟熏油烫鹅是在烟熏好后,放入卤汁煮熟入味,最后均匀地刷好饴糖放入油锅炸至皮酥。熬煮烟熏鹅的卤汁十分讲究,精选生姜、花椒、八角、桂皮、小茴、丁香、草蔻等几十味调料熬成,这才保证了鹅的香味浓郁。
洛带供销社饭店,初建于年,最初是向乡镇社员提供油盐米醋、烟酒糖茶等日常生活用品的供销社,年改建成饭店。计划经济时代,当地人到供销社饭店买米或者吃面条,都得凭粮票,要是能约上三两好友来这里打牙祭,想必是可以开心一周半个月的事情吧!
大概是怀念旧时供销社里香喷喷的米饭味道,如今饭店宽敞的堂内,还能看见白发婆娑的阿公阿婆围坐一圈,摆着龙门阵,吃着家常味道,眼睛笑着眯成了一条缝。
伤心凉粉
才下舌头,便上心头
来到洛带,才知道原来“伤心凉粉”并非凭空捏造的“网红艺名”,而是真有出处。若是知道你将往洛带古镇去,成都的好吃嘴们多半会提议你来一碗色香味俱全的“伤心凉粉”。
看似慵懒好安逸的成都人,在研究美食的劲头上满腔热情,美食当前更是“眼疾手快”。排队、抢位、拼桌并不鲜见,赶趟儿尝美食的他们,常常顾不上环境简陋,路边摆桌得了一个空位,不顾形象地大快朵颐绝不稀罕,反倒充满了食在江湖的快意。尤其是在古镇探寻好吃的伤心凉粉,犄角旮旯都得留意,“江湖味道”往往出自民间高人,也许路边一辆不起眼的小推车,就是人们大排长龙要一饱口福的人气摊点。
“伤心”二字的来源,一说广东客家人迁移到成都,思乡情深;另一说,放了太多辣子的缘故,让人食过落泪。用来制作伤心凉粉的食材有两种,一种是土豆粉或者大米粉做的白凉粉,口感爽滑,通常是凉着吃;还有一种是豌豆粉制成的黄凉粉,口感绵稠,有“米豆腐”的别名,烫口吃才够滋味。
除却食材,评判一碗凉粉好不好,调味配料是激发极致美味的关键:小米椒、辣椒油、豆豉豆瓣、花椒粉、葱段等常见的佐料外,人们还会搭配黄豆和花生碎来增加口感上的层次感,凉粉的软与坚果的脆相得益彰。
毛婆婆凉粉是古镇里颇有名气的凉粉店。木凳木桌纵深摆开,白墙上铁扇电风扇扑扑地转着,写满了年代感。店面坐着满满当当的食客,店员麻溜地把提前切好的凉粉端起,浇勺辣椒油,少许花椒末和味精提味。一碗伤心凉粉呈到眼前,再来碗“开心冰粉”下肚,人生的五味杂陈在味蕾翻山倒海,生活的喜乐忧愁恍若电影播放,藏在舌尖的记忆缄默不言,却在毫无防备的时候再次出现,是岁月抹不去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