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收纳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网上教大家如何收纳的内容非常的多。
很多人跟着学了,却发现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不是如何收纳,而是在收纳中常见的五种错误,避开它们,我们的收纳才能又快又好!
误区一:购买太多的收纳用品
很多人在决定要收纳之前,难免会想着先购买各种收纳用品,比如随便上网搜搜“冰箱收纳”或“衣柜收纳”,就会被琳琅满目的商品看花了眼,极容易一时冲动就下单购买。
或者是逛街时,看到商场里陈列的极具舒适感的家居用品货架,难免跟风买回一两件。
这样冲动消费的坏处是:
第一,买回来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用,成为“鸡肋”产品,它自己反而变成了一件需要收纳的东西。
第二,尺寸不合,功能模糊,放在哪里都不恰当。
因此,收纳的第一个误区就是乱买收纳用品。
以橱柜为例,一定要先想清楚这个柜子里平时是放什么,数量大概有多少,取用频率,怎么拿方便,柜子的容积等,先在脑海里有了收纳蓝图,然后才按图索骥的去选购收纳用品。
误区二:为孩子设置太复杂的收纳要求
有孩子的家庭,收纳工作一般会更加的繁琐,因为孩子天性好动,收纳意识差,而且随着年纪增长,物品更换和增加的频率都很高,因此,关于孩子的收纳,最主要是要具有“成长性”。
第一,为孩子不要设置太多太细的分类,比如一个抽屉打开又分了好多格。
只需要分成玩具、学习、运动、起居用品几个粗略的大类,孩子容易记住,才能慢慢学会自己养成收纳习惯。
第二,孩子的收纳用品要能一物多用的,比如小推车,敞口收纳盒等,放什么都可以,东西更换了,收纳用品还能接着用。此处提示一点,大的比小的使用,别入手太多小小的盒子或柜子。
误区三:过于依赖颜色或容器来分类
在网上的收纳技巧里,经常被提到的一种叫做“颜色分类法”,比如,同类型的东西用同样的颜色标签来标注、或者用同样颜色的容器来盛放。
颜色分类法直观且美观,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
但前提是:你家只有你一个人住;或者你的同屋人和你一样具有在收纳方面的高度自律性,能和你一样随时保持物品类别的整洁。
否则,分分钟混作一团,反而更加杂乱。
误区四:缺少文字标记
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颜色分类的弱点,可以试着增加文字标记。
有了文字的提醒,分类会比较“不费脑子”,减少了收纳压力。
对于家里的其他人,比如伴侣、孩子、老人,在使用中的体验,都更加友好。
误区五:追求每一项的精准
无论是多么擅于收纳的人,都应该知道,收纳工作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人的生活每天都在继续,都在变化。今天的厨房可能只需要放10个鸡蛋,明天可能会变成50颗。
因此,收纳中没必要追求每一项的精准:
比如柜子里一点空隙都不留、安排得满满当当。
或者每一把刷子都有绝对固定的位置,从来不能变动。
过于精准会让自己、和家人都生活得非常约束,则大可不必这样。
只做好大致的分类,为每一个区域都保留一块“缓冲”空间,用来容纳新增的物品,家居收纳常变常新,反而更加的整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