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民战疫的强大力量联防联控急先锋

治好一位白癜风幸福一个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92563.html

郭瑞“80后”社区书记的战“疫”担当

“大爷,扫码注册,我来教您”……3月10日14时许,哈尔滨市道里区工农街道办事处漫步巴黎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郭瑞在该小区出入卡口,正忙着帮助居民出入扫码。

自1月24日投入疫情防控以来,郭瑞便站在了社区防控的第一线,开启了“超长待机”的工作模式。不舍昼夜的工作节奏,让身为“80后”的她,无暇顾及8岁的女儿、患病的父亲,默默做起百姓平安的“守门人”。

“你好,小郭。老伴常用药吃完了,能再帮忙买点吗?”值守过程中,郭瑞接到了居家隔离居民打来的求助电话。在安排好值守工作后,郭瑞第一时间帮忙去药店代购。逐门逐户排查登记,宣传防疫常识;每个楼道消毒防疫,劝导不当行为;对外地返哈人员每日多次统计、上报体温信息;对居家隔离、老弱病残帮忙采购生活物资,送物品上门……每天,郭瑞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社区防疫的各个环节。在发放酒精这样重体力的工作中,她跑在前面,逐层搬运对于已怀身孕的准妈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厚重的棉衣、密实的口罩,几层楼下来,汗水便浸透了衣服。

“请问您是几号楼居民?”“您是从哪里返哈?”郭瑞每天这样的电话要以百为单位计算。虽然总是在不断重复相同的政策、规定,但是每一次通电话郭瑞的解答都耐心细致,语气温和。“社区岗位与百姓距离最近。在疫情面前,选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无怨无悔。”郭瑞说。

(文/本报记者马智博摄/本报记者苏强)

贾宏伟撑起服务群众的一片天

“这自来水管的漏点一定得找到,疫情还没结束,如果后面居民楼的百姓喝不上水,将会给他们的居家生活带来困难。”3月13日,宁安市东京城镇街道办事处党总支书记、主任贾宏伟已经连续6小时奋战在抢修现场,他两手沾满灰土,衣服挂满冰花,周围的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自疫情防控战“疫”打响以来,56岁的贾宏伟一直坚守在街道、社区,睡在办公室里24小时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用一份执着和责任守护着4万居民的安全和健康。在他的带领下,16名社区干部和近名志愿者不畏艰险、顶风冒雪,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贾宏伟对记者说:“东京城镇3个社区、38个居民小区,弃管、弃烧、无物业楼34栋,人口复杂且流动性较大,如何把防控疫情工作落实到每一户、每一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信息摸排、楼院封闭、出入口执勤、小区消杀,各项工作接踵而来,贾宏伟每天带领社区干部连轴转,一家家排查、宣传、消毒,确保了镇内社区人心稳、措施强、零疫情。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他带领社区干部和志愿者4个人一组,手拿登记表、体温计,顶风冒雪,在一个个小区、弃管楼门前值守,从早7时一直到晚10时。他们以小区为单位,实行封闭管理,设立38个卡口,招募志愿者近人,由镇机关干部、社区委主任组织发放小区居民出入卡,对人员出入进行管理,形成管住人、把好门,四门落锁、门门联动的疫情防控网,实现了零疫情的目标。

(文/摄付文军本报记者孙昊)

孙冬梅硬封闭软服务换来千家安与康

为外地回小区居民解答健康证明等事项、摸排小区日韩回国人员情况、给即将回国的留学生安排接车、检测、防护事宜……3月13日记者采访时,孙冬梅手上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49岁的孙冬梅是大庆市萨尔图区绿园街道学伟鑫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学伟鑫城社区地处萨尔图区中心地带和商业区,有43栋平层和楼房,居民户、多人。战“疫”打响以来,她带领社区全部6名女干部、物业人员、党员志愿者一手硬防控,一手软服务,用40多天的付出与坚守,换来社区居民的安与康。

2月2日,由市区政府出资购买、免费向居民发放的消毒酒精运到社区。孙冬梅和大家一起把一大桶50斤的酒精分装到10斤塑料桶里,再罐装到塑料瓶里。整整两天,完成瓶酒精的罐装。孙冬梅既当指挥员,又当安全员,不仅亲手罐装,还和大家分送到全部居民家门口。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孙冬梅联系超市和物业,建立三个“应急采购群”,一时间多位居民入群。每天,超市按时发来商品供应明细单,居民报上采购清单,经物业汇总,超市一一打包,物业用购物车运回小区,挨家挨户送到门口。一个多月里,小区千余户居民从中受益。大家发自内心地点赞:“你们实实在在为居民服务,生活在鑫城社区,我们幸福感爆棚。”一位年近8旬的老夫妻买不到口罩,儿女又都在外地,帮不上忙。孙冬梅收到求助电话,把自己仅有的口罩拿出来,送上门。老夫妻感慨:“这回我们信了,困难时期还得是党和政府靠得住。”

(文/摄本报记者李飞)

李晓微疫情摸排不漏一户一人

李晓微在社区值守。

李晓微是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道中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她所在的社区内人员多:有住宅44栋,居民户,人口近万人;单位构成多样:派出所、医院、公证处、建材市场、宾馆、银行、商服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李晓微表示:“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老兵,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保护好辖区居民,我责无旁贷。”

从疫情防控开始的那一刻起,李晓微就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一方面组织党员,另一方面调动辖区各方力量,全面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李晓微带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实地入户、数据共享等方式,了解居民出行情况、逐户逐人排查疫情信息。同时组建党员突击队,采取“党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党员+网格信息员”等形式,编织成疫情摸排网,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牢牢构筑起了百姓生命健康第一道防线。对于外地返哈人员,李晓微宣传政策、逐人登记、及时填报信息,做到居家隔离人员“一人一档”,形成规范管理。遇有居民不理解的情况,她总是耐心宣讲防控政策和政府要求。她还在心理疏导、缓解居民紧张情绪、引导居民按要求出行、科学规范进行居家隔离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她还为居家隔离人员跑腿代购、清理生活垃圾等。李晓微用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

(文/摄本报记者王志强)

袁桂升“我是党员,有责任冲在前线!”

袁桂升在卡点执勤。本报记者李天池摄

“您好,麻烦您扫描龙江健康码,登记注册。”3月13日15时许,见到哈尔滨市香坊区安乐街道街工委书记袁桂升,是在香坊区电机二道街卡点,巡逻到此的他正在指导进出居民扫描龙江健康码。

当天,袁桂升走完辖区8个卡口,已近19时,这一天也是他坚守社区战“疫”一线的第50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忙到停不下来”,这就是袁桂升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的状态。

袁桂升介绍,安乐街道办事处所辖居民近2万人,防疫期间共设置了8个卡点。辖区内多是老旧开放式小区,封闭难度极大,刚装围挡时,辖区内老年人非常不理解,埋怨连连。于是,围挡装到哪里,老袁就走到哪里,和居民耐心地讲政策,经过耐心讲解,居民理解了,围挡顺利安装完毕。小区封闭了、卡口设立了,然而值守人员数量不足又成了新难题。袁桂升和班子成员一起上,在各个卡点不分昼夜值守。

分解要点、布置工作、卡点巡逻、入户排查、消杀防疫、困难帮扶、数据统计、夜班值守……在袁桂升的记事本上,每一天的工作日程都排的满满的。发放防疫物资,患有腰间盘突出的他,硬是搬着沉重的酒精箱楼上楼下忙碌,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速效救心丸成了他随身必备的药品。已经59岁的袁桂升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身边的社区干部们都心疼他。但在急难险重的工作面前,他早已忘记了年龄。“我是党员,我有责任冲在最前线,做好表率!”说话时,袁桂升目光坚毅。

(本报记者李天池马智博)

于桂兰“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

于桂兰在工作中。

1月25日天还没有放亮,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卫东街道会议室里气氛严肃。“我们身后是辖区户、名人民群众,绝不容半点闪失。我先上,班子成员和党员跟上,工作中有任何困难找我。守护好居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这个没得商量。”党工委书记于桂兰坚定地说。

除夕前夜,卫东街道党工委发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命令:“所有班子成员春节假期取消,人在加区的在职党员全部返岗,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

2月6日,于桂兰接到紧急通知,要求次日下午17时前,将存疑的空户必须清零。经过与包片领导的简短讨论,决定在存疑的空户房门上粘贴封条,再由街道工作人员分3个时段进行巡查,确保不漏一户一人。从当晚到7日凌晨,于桂兰带领9名委主任,将50栋楼,户存疑户全部贴上封条。于桂兰通过周密思考,结合老旧城区实际,制定出《疫情排查十法》《居家隔离四法》《心里疏导订单服务五法》等工作法,入户敲门、电话核查、邻里随访、部门协查、告知提醒、举报奖励、特殊处理等每个步骤她都逐项检验。排查中,只要有居住信息的地方她全部跑了个遍,有时一上午就爬了层楼,她对自己包片的户情况烂熟于胸。

“街道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是一家人。只有把百姓的事情办好了,我这个书记才算干好了。”于桂兰将群众视作亲人、将群众的事儿视为自家的事儿。虽然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已转为外防输入,但她穿行在小区和楼宇间的身影却并未停歇。

(文/摄李胜敏本报记者刘大泳)

苗露露守护老旧小区亲力亲为

苗露露在卡口处执勤。

大庆龙凤街道地处龙凤区老城区,下辖8个社区居委会,有独立居民楼栋,居民3万多户、8万多人,物业公司12家。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多个老旧小区常年处于大敞四开的弃管状态,自由出入的临街商铺更是多达几千户。社区战“疫”集结号一吹响,龙凤街道党工委书记苗露露立即组织街道、社区、网格长全员到岗,对3万多户居民进行“地毯式”排查,逐一登记备案人员情况。2月5日,龙凤区全部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苗露露和街道办主任把辖区划分为28个区块,设立50个卡口,迅速组建起由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长、自愿者、市区下派干部共人组成的抗疫大军,成立了巡逻检修、九小行业检查、督导检查三支执法队伍。防护物资紧缺,她和街道办主任发动各种关系,协调消毒酒精、测温枪、口罩等,确保每个卡口都有两只测温枪。为此,她借钱加上个人掏腰包,垫付了7万多元。

市区两级政府出资,为居民免费提供每户半斤消毒酒精。苗露露和街道办主任各垫付元钱,第一时间从矿泉水厂订购了容器,组织大家全体上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连着两天两夜罐装了3万多瓶消毒酒精,分送到每户居民家门口。

苗露露让大家沿街拉上红绳子,设定标识,给看护人员租来13个临时性板房,通上电取暖照明,又备齐了19种生活用品,24小时执勤所需一步到位。她还改进出入证,让小区居民外出既遵规守法又高效便捷。40多天的奔波与辛苦,苗露露早就习以为常。她告诉记者:“全民抗疫,我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更要眼到手到腿到,守土有责,义不容辞。”

(文/摄本报记者李飞)

孙慧莹扛起守护责任保居民安全

孙慧莹正在入户排查。

3月15日,在五大连池市青山街道办福康社区内,主任孙慧莹与社区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到岗。孙慧莹带领大家总结前一天情况,部署今天的任务,一起学习上级下发的文件,这样的节奏早已成了她们的工作“铁律”。52天来,她从未敢有丝毫松懈。

疫情之初,孙慧莹接到指令迅速投入到战“疫”中。那段时间福康社区有很多外来人员和回乡的务工人员,进出小区踪迹复杂凌乱,加上大多数居民防控意识淡薄、不配合,给排查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于是,孙慧莹她们挨家挨户苦口婆心相劝,对于没在家的人员打电话、发短信、贴纸条……跑断腿,磨破嘴,想尽一切办法告知。孙慧莹带领工作人员对福康社区前后进行了6轮排查,排查出返乡人员人,其中从湖北返乡人员23人,与嫩江、沾河疫情地区人有接触或到过疫情地区的99人,并对他们进行了重点防控,以最快的速度消除了隐患。目前,居民出行成为了社区工作的重点,福康社区每天要为居民出行开具约份证明。这期间,孙慧莹和同事们分秒必争,安排人员与外地返回人员进行对接;对居家隔离人员完善相关表格,张贴《隔离提示》,为隔离人员测体温;为已过隔离期的人员送去解除隔离告知书;在小区卡口值守人员不方便时,还要安排工作人员为他们购买食物、奶粉、药品、倒垃圾……哪管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儿,她都有求必应。

“我是党员,危难之时我当然要冲在前面。”她说,虽然工作量大,很难,很累,但身处这样一个工作岗位,肩上就应该扛起这样一份责任。

(文/摄钱立文本报记者李民峰)

栾姝影名居民信息全掌握

栾姝影对弃管楼消毒。本报记者刘亿服摄

疫情防控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是一场艰苦的考验。从农历大年三十到3月12日,作为佳木斯市前进区和平街道办乐园社区的居委会主任,栾姝影已经连续工作了整整50天。

她所负责的网格里一共有户人家,几乎都在老旧小区内,爬楼成了她每天工作的常态。而作为社区主任,栾姝影还要承担必不可少的上报工作,因此,每次入户,她几乎都是一路小跑。

1月24日接到排查任务后,栾姝影就建立了入户调查台账记录本,有了记录本就能直观而准确地了解到居民的情况。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工作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完善。翻开栾姝影手里的账本,共居人数、交通工具、风险指数等等一应俱全。账本后面还附带着入户调查登记表、情况汇总表以及网格员入户调查的照片还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