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充值会员卡,理发店就跑路了;拍婚纱照,索取底片被要求加钱;等到交房,才发现实际与广告宣传天差地别……3·15即将到来之际,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简称省消保委)针对一些典型消费场景发出忠告。
疫期消费:勿通过陌生“微商”购防控用品
目前,我省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群众渴望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外出购物、理发、健身等消费需求越来越迫切。省消保委提醒:
一是外出消费要选择安全、正规的场所和渠道。选购口罩等防疫用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执行标准,医疗器械注册信息,如果一时购买不到,也不要恐慌,要听从当地政府和防控部门的安排,以居家防护为主,不要通过陌生的“微商”等渠道购买防控用品。
二是坚决做到不采购、不馈赠、不接收、不加工、不食用野生动物,如发现违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应立刻举报。
三是合理消费,不必过度恐慌而抢购囤货。当前,物资供应基本正常,消费者不必冲动消费,盲目大量囤积口罩、消毒杀菌用品及食物等防疫、生活用品。
预付式消费:缩短消费周期细化协议约定
预付式消费一直是消费维权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省消保委提醒:
一是充分了解经营者的基本情况及信誉度。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宣传话术和经营者的优惠幅度,尽可能多通过参考网络评价、亲友意见等形式,全方位了解经营者的基本情况、服务质量、企业信誉等内容。此外,消费者应要求经营者提供营业执照等材料,提前了解经营者是否在有关部门备案、是否证照齐全等情况,并在确认无误后拍照留底,作为相关证据保存。
二是理性选择消费项目。平均消费次数过低的项目,不建议办理预付卡。消费者在签订协议时还应尽量缩短消费周期,以此降低风险系数。
三是细化预付式协议约定内容。消费者办理预付式消费时,应和经营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预付卡的折扣力度、使用范围、消费期限、转让要求、退款条件及违约责任等内容,付款后也要保留好预付款相关支付凭据等证据。
家装消费:参与装修过程盯牢施工现场
消费者在选择装修公司前,要仔细审核其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和资质是否齐全。消费者要注意保留商家促销宣传广告等证据,并将商家承诺的优惠条件写入正式合同再签约付款。商家部分看似方便又实惠的装修“套餐”,实则很可能隐藏消费陷阱,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消费者和装修公司之间签订的合同需明确装修内容明细,合同中要注明施工工期、验收程序、双方各自提供材料的明细表和日期等,针对双方违约金的赔付比例也需明确。对装修使用材料的品牌、型号、标准均要在合同中明确注明,不能简单采用“国内某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等笼统说法。装修合同中对容易产生歧义的条款,要进行备注并详细说明。
消费者要积极参与到装修过程中,盯牢施工现场,定期检查家装工程施工,了解装修公司使用的施工材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熟悉家装进度,如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拍照取证,固定线索,并及时和家装监理、施工人员联系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以拨打热线投诉。
婚纱摄影消费:服装底片等细节须写入合同
在婚纱拍摄消费过程中,有些不良的婚纱摄影经营者通过巧立名目、消费诱导等方式设置消费陷阱,来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省消保委提醒:
一是合同套餐外的衣服要加钱。新人们在选择婚纱照套餐时,往往会忽略合同中的内容细节。如只约定了衣服的数量,而遗漏选择衣服的款式,从而落入不良经营者的消费陷阱,多花冤枉钱。新人们在选择婚纱套餐时,一定要与经营者谈清楚套餐包含的内容,如婚纱款式、配饰和可挑选的范围等,且相关内容应写在签订的书面合同之中。
二是化妆师推荐收费化妆品。如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委婉拒绝。或先与化妆师沟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提前购买。
三是底片拿回要收费。经营者在拍摄婚纱照时,往往会给新人们拍摄上百张照片,但新人们只能按照约定挑选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比较满意的照片。如果想拿回剩余的照片底片,则需要额外付费。建议新人们在跟经营者签订协议时,需约定服务结束后,经营者应当将照片、底片、数据资料一并交付消费者,不得另行收取费用。且未经消费者允许,不得保留和向他人提供消费者的照片、底片、数据资料。
食品消费:不建议在朋友圈等订“私房菜”
选择在正规的农贸市场、超市、商场或商店购买食材或食品。
在网络上订餐时,选择合法正规的供餐单位订餐。消费者应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好的网络餐饮服务单位订餐,切勿向无证无照、证照信息不全或证照信息与实际经营范围、经营地址不符的非法供餐者订餐。建议不要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