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里峪公式3斤饮料瓶1包酱油,

白癜风怎样治疗最快 http://m.39.net/pf/a_7585947.html

齐鲁网7月12日讯6斤纸箱=1块香皂,3斤书本=1包抽纸,3斤饮料瓶=1包酱油,4斤铝换一把扫把,4斤铜换1袋大米......这是最近在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里峪村最火的换算公式。

“你积了多少分啦?”

过去乡里乡亲村头巷尾互相问候“吃了吗?”,现在不一样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成了村里的大热门。

这个坐落在泰山西麓的美丽山村,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仰天神龟、国画崖、泰山老奶奶石等景点十余处,还有黄巢寨遗址、绵延数十里的齐长城遗址,森林覆盖率高达95%,村里分类垃圾桶很常见,道路上干干净净不见一片垃圾。

“以前可不是这样,村里老百姓的意识不强,污水随便倒,垃圾随便扔,好好的溪水被整成黑乎乎的污水。”里峪村村支书赵震告诉记者。

近几年,里峪村增设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管网收集老百姓的生活污水,然后将污水处理至国家A级排放标准,再往河道排放,“像净化水一样的高标准,现在整个村的水系都是一个循环,有山有水,青山绿水”。

“最早就是党员引领,为村里的百姓一遍遍地讲解:‘咱们的大环境不能按你的老意识做了,咱现在有垃圾桶了,你得往垃圾桶里倒。’”赵震向记者讲述,最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有难度,但是循序渐进,老百姓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

“我们村的垃圾桶也有两种,一个是可回收的,一个是不可回收的,老百姓的意识也提高了,每天下午都有一辆小车进村收垃圾,村里腿脚不便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垃圾分类投放。还有环卫工人在大街清洁卫生,维持环境。”

“在农村当中,能用上污水处理设备的,我们里峪村最早。很早我们就达成共识,必须把环境打造好,才能吸引游客来咱里峪村来。所以无论是环境意识,还是老百姓的生活意识,都有提高,都在为保护大环境而努力。”

除此之外,在里峪村还有一个“绿色工厂”——由桑德公司承建的泰安市岱岳区九女峰生态处理中心就坐落在这片绿水青山之中。

泰安市是全国最早试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之一,里峪村更没有落后,环保意识提高了,行动就跟上了。

九女峰生态处理中心门口就有一个现代化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处,中心的负责人庞林新在现场为记者们展示了自动积分垃圾箱的使用方法。

三个刷卡开启的分类垃圾箱可以实时称重,兑换积分,垃圾箱隔壁就是生活用品兑换处。

里峪村村支书赵震表示:“垃圾分类之后,垃圾变成宝了,老百姓可以兑换肥皂、洗衣粉、毛巾等生活用品,大家尝到了甜头。”

不过,有机垃圾生态处理舱才是这里的核心,“平时老百姓家里的厨余垃圾、易腐垃圾可以被送到生态处理中心处理、发酵,最后生成有机肥,再回归田间地头,这种生物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以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这就叫变废为宝,有机肥种出来有机韭菜、有机白菜、葡萄、苹果、芦笋等等,也能卖个好价钱。

中心负责人庞林新告诉记者,九女峰生态处理中心每日可处理厨余垃圾4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每年可减量生活垃圾吨以上,厨余垃圾经多种发酵后成为有机肥,可直接还田增肥,“一般2吨可腐烂垃圾经过生态处理,可剩余0.98吨有机肥,减量51%。”

里峪村是垃圾分类的试点中心,它辐射带动周围村落,余个生活垃圾桶帮助村民回收处理垃圾,换一片绿水青山生态好。

闪电新闻记者刘畅王安琪白少光实习记者冯振弘原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