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在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I类生物致癌因子,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也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为什么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会如此之多?它与胃癌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感染以后应该如何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又叫HP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主要分布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70%的胃溃疡和90%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它的英文名字叫H.pylori,所以我们习惯称之为HP。被它感染的人群非常之多,全世界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有HP感染病史,有的国家感染率甚至超过了90%。
HP感染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人感染HP以后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很多时候都是在做胃镜的时候被查出来的,它的症状主要还是由引起胃部疾病以后所导致的一些消化道症状,比如反酸、烧心,嗳气,或者反复出现的饱腹感、胃疼等等。
HP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群如此之多,与它的传播途径有很大关系,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被传染,又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了别人,一来二去就造成了很多人都是幽门螺旋杆菌携带者,而这些人群又都是潜在的胃癌患者。
1.经口传播
经口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就是通过共同进食传染,感染用过的碗筷,吃过的食物上面都有幽门螺旋杆菌,如果其他人共同食用的话就会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2.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是指粪便感染水源或者食物之后,另一个人吃了这些食物和水源就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3.母婴传播
很多婴幼儿吃饭都需要父母长辈喂食,而且都习惯口对口喂食或者是咀嚼后喂食、如果父母长辈是HP感染者,那么这些行为就会使孩子被传染,儿童HP感染根除后容易再感染,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
感染HP一定会得胃癌吗?
幽门螺旋杆菌是公认的胃癌的高危因素,但实际上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就1%左右,而且这1%还多见于溃疡病患者,胃癌的发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所造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免疫力、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等,与幽门螺杆菌相互作用所导致了胃癌。
可以说HP感染与胃癌没有直接关系,多数情况下还是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良性疾病,而且治愈率可以达到90%,只是说HP感染者患胃癌的几率有所增加而已,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易感性”。
HP的检查方式: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碳13和碳14呼气实验,检查方式非常简单,吹口气就能完成。而且灵敏度、准确性都非常高,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肯定是作为首选的检查。
还有就是抗体检查,抗体是通过抽血来检验是否有HP抗体,如果抗体阳性的话说明正在感染期或者是曾经感染过,因为即使根治以后抗体检测也还是阳性。
最后就是粪便HP抗原检测,因为粪便标本极易获得,不受年龄、性别和疾病的影响,且无需设备支持,操作方便简单,价格低廉、尤其是对于有特殊情况无法配合检测的,适合大规模人群筛查。
HP根治性治疗:
根除Hp,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PPI)、两种抗生素及铋剂,疗程一般为7~14天,停药4-8周以后复查,根除率可以达90%以上。如果复查仍然是阳性的话,医院就诊,由医生指导是否继续治疗。
生活中应该如何注意:
很多情况下HP治疗以后复查仍然是阳性跟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有几点小建议,希望大家收藏。
1.注意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而且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这些地方都容易滋生细菌。
2.尽量吃熟食:幽门螺杆菌和很多细菌一样,不耐高温,所以食物或者水经过高温处理以后,不仅会杀死幽门螺旋杆菌,还有其他的细菌,这样吃起来更健康。
3.学会养胃:中医里说胃忌寒喜暖,所以不要经常吃一些刺激性、寒性的食物,这样会损伤胃壁,胃粘膜被破坏以后,HP致癌的可能性就更大。
4.同一居住环境下要注意:如果家里有感染患者要分开吃饭,碗筷、洗漱用品都要单独放置,直到HP转为阴性以后,而且家中有小孩的尽量不要口对口喂食,也要为宝宝准备自己单独的碗筷,不要用大人的餐具喂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