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土方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639550.html
“创见”生物艺术展
“赋科学以色彩,给生命以观照,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对话。”
“最喜欢的是培养基‘金字塔’,咱们忙的是科研,做的是艺术!”
“科学与艺术,都需要思想上的创新、身体力行地创造以及对生命本质的创见。”
……
近日,由文法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生命科学技术科普基地承办的“创见”生物艺术展在学校艺术馆与师生见面。
展览现场:抚慰心灵的神奇“支点”
室外绿荫苍翠,室内作品雅集。近年来,艺术馆因“两季三节”加持而生机焕发。
一束光线,从艺术馆门口射向一幅古老的洞穴壁画,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开始,“创见”生物艺术展用新颖的“隧道”壁画引导观众思考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
穿过“洞穴”,“创见”二字清晰可见,培养皿制作而成的盲文符号“心灵的支点”“心灵的指针”映入眼帘,这是狮山艺术节和狮山读书节的年度主题,亦与“创见”相耦合。培养皿镶嵌在五线谱之中,寓意生命的乐章。
艺术馆一角,延展出三条轨迹线,构成了贯穿整个展厅的大型装置《铁饼的轨迹》。第一条轨迹的落点带出了混沌的世界,象征着生命的诞生;第二条落点在生命金字塔,代表文明的诞生;第三条落点在一组实验室器皿的组合中,代表科学的诞生。
展览紧扣“科学与艺术”的年度文化活动主线,尝试以跨学科协作的方式,揭示科学与艺术的相融与对话。它将时间、生命等作为乐章音符,简洁明了的象形文字墙绘、动感十足的生命落点线、变废为宝的培养皿名画作品、精致细微的拼装五牛图,这些都是将创意、构图设计和色彩搭配一步一步融通的科学艺术作品。
“这是我们同学们做菌群实验后留下的培养皿,看似废弃的实验用品,在色彩搭配和艺术装点后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在《向日葵》画作前,展览科学指导、生科院陈雯莉教授详细介绍了用杆菌培养皿拼制梵高名作的过程。
现场,“生命的金字塔”引得不少师生观展“打卡”。它由多个三角瓶码放排列而成,金字塔内的“呼吸灯”有节奏闪跳,象征生命的节律与脉动。“以前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没想到我们每天做实验的三角瓶会这样受人喜欢,展览让无生命的小瓶也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灵性。今天看它们都变得如此可爱,光芒四射!”展览科学指导、生科院高级工程师齐迎春研究员介绍到。
在第三条轨迹线下,很多师生驻足观看,流连忘返。“这些看似很破的瓶瓶罐罐,一旦给予生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