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些食物让人被酒驾,我们统统测了

吃完哪些食物会测出“酒驾”?

《一枚蛋黄派引发的酒驾》

《男子吃完啤酒鸭,开车被查出酒驾喊冤》

《一颗荔枝酒驾,三颗荔枝醉驾》

这些新闻标题是不是很眼熟?

吃了这些食物后被测出酒驾,司机们委屈且认真地“喊冤”:交警同志,我真的真的真的没有喝酒啊!

其实,这些“疑似酒驾”的司机,只是吃了不该吃的食物。

哪些食物最容易“陷害”司机,让你被交警误解?生命君做了个实验。

实验工具

网传会让人“被酒驾”的食物:

32克蛋黄派X2,48克妙芙X1,毫升米酒饮料一杯,龙眼10颗,葡萄干一小把,豆腐乳一小块,毫升可乐一听,毫升红牛一听,日本口气清新喷雾一支,日本某纯天然漱口水一瓶,酒精度0.5~3.5%vol的醪糟一罐。

吹气式酒精检测仪一部。

实验目的

验证哪些食物会让人“酒驾”。

实验步骤

每种食物(或口腔清洁用品),食用(或使用)后立即对着酒精检测仪吹气一次,10分钟后再次吹气。

为避免误差,参试者只能食用其中一种食物。

第一组:蛋黄派、妙芙、龙眼、葡萄干

第二组:米酒饮料、豆腐乳、红牛、可乐

第三组:醪糟、漱口水、口气清新剂

实验结果

上述测试结果中单位均为g/L(克/升),为了方便与“酒驾醉驾处罚标准”对照,特换算成mg/ml(毫克/毫升)。

测试结果

实验结论

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ml为酒驾,大于或者等于80mg/ml为醉驾。

本次测试的食物中,蛋黄派、龙眼、醪糟、豆腐乳、口气清新剂食用后达到酒驾标准,但10分钟后测试结果0mg/ml。

实验总结

划重点!

吃这些食物,休息10分钟再开车

食用桂圆、荔枝等水果,或含有“食用酒精”成分的糕点,或米酒等食物,口腔会残留酒精成分,造成“酒驾”的误会。

10分钟后,口腔中的酒精成分会挥发。吃完这些食物后,司机们请稍事休息再驾驶车辆。

需要注意的是,大量食用醉虾、醉蟹、啤酒鸭等用酒类烹饪的食物,血液中也可能测出酒精,为避免误会,吃完以后最好别开车。

延伸阅读:

开车前吃这些药,容易“药驾”

除了上述几种食物外,某些药物中含有酒精成分,或有头晕、嗜睡等副作用,也不宜开车前服用。

感冒止咳糖浆、养阴清肺糖浆、人参蜂王浆等糖浆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解暑药,以及复方五味酊、云南白药酊等,吃完以后也可能测出“酒驾”,服药后最好休息半小时以上再开车。

如抗过敏的扑尔敏、异丙嗪等,胃药奥美拉唑、西咪替丁、山莨菪碱等,止咳药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止痛药双氯芬酸等,镇痛药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能有嗜睡、头晕、看不清红绿灯等副作用,服用之后尽量避免开车。

Tips:“被酒驾”怎么办?

如果确实没有喝酒,可向交警如实说明情况,申请几分钟后重测。10分钟之后,这种“假酒驾”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

警察执法时,酒驾、醉驾的评定是以血液检测为标准的。吃了豆腐乳、蛋黄派等食物,或是喝了藿香正气水,血液中一般不会含有酒精。

不过,你可千万别想着喝完酒之后,再以误吃食物来做借口,一抽血就真相大白。

P.S:食物品牌、进食数量、测试时机均可影响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数据仅为各位司机朋友提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