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社区探索四分类五步法推动垃圾分类

《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落地一月有余,居民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法也逐渐耳熟能详。但是,在家庭日常操作中,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垃圾分类,较少出错、提升效率呢?日前,记者在南明街道鼓山社区采访时了解到,该社区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一套简单易懂、推广容易的方法,归纳为“四分类五步法”,向居民推广宣讲,收到不错效果。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垃圾分类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因此,按照这个思路,第一步是把有害垃圾挑选出来,统一回收处理。在日常实践中,社区依托绿色小屋,每周日集中开展有害垃圾统一回收,所收到的有害垃圾交由专业机构处理。经过大半年的活动宣传,居民们已熟练掌握过期药品、化妆品、灯泡、灯管、电池、油漆桶等常见物品都属于有害垃圾。在绿色小屋的有害垃圾回收积分制度激励下,居民们主动将家中有害垃圾分类出来、统一回收。

“四分类五步法”的第二步是“能卖就卖”。废纸箱、饮料瓶等可回收物,可以卖给废品回收站;对于玻璃瓶等低价值可回收物,绿色小屋也会统一回收。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许多年轻人会利用线上二手平台,卖掉自己不需要的日常用品、书籍等,让这些物品找到更合适的主人。

《标准》还针对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和装修垃圾作出分类投放、分类处置的具体规范。因此,第三步就是针对这些占用空间较大的特殊垃圾设置的。社区鼓励居民提前预约市政车辆,对装修产生的大批量建筑垃圾自费进行清理。如果所丢弃的废旧家具、建筑垃圾、园林垃圾等体量不大,也可以在周六周日集中扔到指定大件垃圾收集处理临时堆放点,等待统一清运。社区还在生活垃圾桶附近设置监控探头,从源头杜绝大件垃圾被丢进生活垃圾桶。

经过前三步操作,家里的生活垃圾已经所剩不多,第四、第五步可以同时进行:把易腐烂的厨余垃圾等扔进绿色垃圾桶;剩下无法分类的就是其他垃圾,扔进灰色桶即可。在日常工作中,绿色小屋还鼓励居民在家中设置堆肥桶,利用易腐垃圾进行堆肥,从源头实现垃圾减量。

鼓山社区党委书记张纪东告诉记者,鼓山社区下辖小区以开放式老旧小区为主,先天管理难度较大,加之居民老龄化程度高,难以记住太复杂的分类方法。因此,社区工作人员认真研读学习我省施行的垃圾分类标准,摸索出这套适用于所有家庭的“四分类五步法”,在垃圾四分法的基础上增加分步这一动作,对家中生活垃圾“做减法”,一步步操作下来,生活垃圾可以容易地完成分类。这套方法还有一个居民自取的别名:“四分五裂法”。采访过程中,一位来到绿色小屋上交废旧电池的居民俏皮地说:“采用这个方法后,我们家里的垃圾一下子就‘四分五裂’,挺方便。”

据工作人员统计,自“四分类五步法”推行以来,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显著,仅以有害垃圾为例,今年以来绿色小屋累计回收废旧电池节,过期药品盒,空药瓶个,废灯管根,过期化妆品个,空油漆罐个,杀虫剂空瓶32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