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断骨增高五年后后悔不已,孩子长高有5

01前言

中国民间有说法: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意思就是爸爸个子矮的话,子女还有可能高;妈妈个子矮的话,子女通通高不了。于是,娶高个妻子成为一时择偶的标准。

其实,这个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相关研究证明,父母的遗传是决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有着70%的遗传几率,父母双方遗传基因各占35%,也就是说孩子的身高遗传因素父母不分伯仲。

如果父母双方个头都不高,那就要靠后天那30%的努力了。作为父母,肯定都希望孩子拥有大长腿,尤其是个子不高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多长一厘米,真的是煞费苦心!

于是,一些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抓住父母想让孩子长高个的这种心理,一些所谓增高助长的医保用品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断骨增高”广告更是一夜之间横扫各大网络平台。

增高助长医保用品就罢了,顶多是一些保健品,毕竟就算没有起到增高助长的作用,起码对身体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可这“断骨增高”就有些神乎了。

我觉得吧,只要有点脑子的人肯定不会傻不拉几去相信什么“断骨增高”的,结果没想到还真的有人为了大高个而选择了“断骨增高”,花了家里16万,断骨增高7.2厘米。

02花了家里16万,断骨增高7.2厘米

我在39健康网上看到了这则真实案例时真的差点惊掉下巴,只能感慨: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李亚诺(化名)的北方男孩,身高只有厘米(个子基本都在厘米以上的北方男生来说),因为个子矮常常被高个子的同学嘲笑,为此感到很自卑。

高三那年,李亚诺报名参加民航飞行员招生考试结果却落选了,班主任那句“可能是身高问题”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再加上医生告诉他,他的骨骺线已经闭合不能再长高了。

医生的话让李亚诺心如死灰,但是并没有就此放下让自己长高几厘米的执念。后来他从网友那里得知“断骨增高”的方法,就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每天心心念念这项手术。

李亚诺在20岁生日那年,把断骨增高作为自己的生日愿望。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他进行手术,但奈何拗不过儿子,还是点头答应了。

从进行手术到康复训练,李亚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长高了7.2厘米,前后花了16万多,一开始的确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但不到一年,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

X型腿、骨外翻、足弓塌陷……他的下肢不再像以前那样灵活,严重时甚至无法走路。

如今距离李亚诺断骨增高已经过去5年,他再次陷入困境。他的父母也十分后悔,并坦言,如果知道会有这么多后遗症,当初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儿子进行手术。

花16万断骨增高7.2厘米值得吗?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孩子想要大高个实现当飞行员的梦想没有错,父母爱子心切也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这种不稳定的外在因素上。

其实,想要孩子长高个,抛开70%的基因遗传因素来说,还有30%的后天因素,父母抓住了一样可以让孩子拥有大高个。那么,后天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03孩子长高的5个秘诀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蒋竞雄指出:孩子的成年身高,由遗传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90%以上的孩子通过改善饮食结构、保证睡眠时间、适当运动、保持良好情绪、营养均衡可以获得身高的优化。

也就是说,抛开不能改变的基因,孩子能否长高,还得看父母如何抓住这30%的后天因素,从睡眠、运动、营养、情绪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帮助孩子。

一、抓住成长黄金期

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黄金期。如果父母能够抓住孩子的成长黄金期并及时为孩子做好科学的身高管理,孩子将来不想长成大高个都难。

如果父母双方个子都矮,在排除了孩子又不是“晚长”的因素后,要尽早对孩子的身高进行干预,不过干预前要先了解这4个影响孩子后天长高的黄金期:

(1)胎儿期:指宝宝出生之前在妈妈子宫内,如果孕妈在孕期营养不良或有其他感染等,都会影响到胎儿生长发育迟缓或低出生体重,对日后的身高有很大影响。

(2)婴儿期:指自出生到1周岁之内,这一时期为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所需要的热量和蛋白质较高,因此要提倡母乳喂养,及时合理的添加辅食,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3)儿童期: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