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各位家长,请收下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文:逗号

某学习协会曾做过这样一个测算,每过一个假期,大部分孩子会丢失:

·2个月的数学水平

·1个多月的拼写能力

·2个月左右的阅读能力

假期是让学霸和学渣之间鸿沟变成深渊的时期。

有句话说得特别贴切:“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同桌放寒假,差距越拉越大。”

寒假不是单纯用来休息的,还要用来自学+超越的。

班主任提醒,寒假不规划,开学拉差距,各位家长,请收下这份寒假清单。

关于作业

补缺补漏,巩固知识

寒假作业一定要做,而且要认真地做。

老师给孩子布置寒假作业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一是巩固知识,二是补缺补漏。

要让孩子明白,做寒假作业不是为了应付老师,不是为了应付家长,而是为了自己,坚持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

为了不把作业拖到假期最后一天,最好提前安排好作业计划。

◆“做作业”的3个必备

一、作业计划本:让孩子按照不同学科,分条记录好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营造良好氛围:相对安静的环境,齐全的学习用品,一颗安静的心。

三、准备纠错本:把暂时不会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分别记录在本子上。

◆“陪作业”的3个忌讳

一、忌“陪读”:要适当地对孩子进行监督,但不要陪读,不要坐在旁边监视。

二、忌“代劳”:有些家长怕孩子累着,就代替孩子做作业,这是不可取的。

三、忌“指指点点”:一旦发现作业有误,家长不要马上就指出来,会阻碍其思维发展。

掌握了这些,就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寒假作业写不完了。

关于计划

定好计划,有序开展

制定寒假计划,绝不是为了强迫孩子学习,更不是要逼孩子和平时一样陷入书山题海中。这样是达不到休整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制定寒假计划,是为了使假期时间通过有意识的安排,过得更有效率和意义。

假期计划的本质,是让孩子利用相对自由的时间,坚持每天做几件有益的事,从而培养起自己的自律性。

◆可供参考的寒假计划模板

一个寒假一张表,按类规划,按天监督,时间顺序可以完全由孩子自己规划。

◆制定寒假计划,以下细节需要注意

一、打好基础最重要,注重课本,注重知识点理解。

二、计划要兼顾各科,不建议每天只看一科,但可以有侧重的学习,要突出重点。

三、家长做好督促,对照着制定的计划检查,最好每天要有个小结。

帮助孩子制定一份合理的寒假计划,让孩子在寒假期间有效学习和生活。

关于习惯

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拉开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养成的各种习惯。

假期是培养习惯的好时机,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孩子,一个坏习惯则能伤害孩子。

希望孩子们能在寒假期间,养成以下这几个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学习上的好习惯:

一、阅读:小说、名人传记、诗歌······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阅读内容。

二、预习和复习:选择适合孩子的预习和复习方法,养成主动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三、晨读和练字:早晨读英语、读诗歌等等,下午花半个小时练字。

◆生活上的好习惯:

一、规律作息:让孩子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起床,尽量让孩子早睡早起。

二、坚持锻炼:身体是一切的基础,远离假日病,从每天运动开始。

三、独立自主:多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孩子养成自理意识。

良好的习惯是成绩的基础,好的习惯养成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提升了。

关于娱乐

合理安排,劳逸结合

假期往往是孩子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网络世界又是孩子们寒假期间休闲和娱乐的重要去处。

孩子沉迷手机、看电视、打游戏·····这样过度沉迷娱乐,会带来不少危害,开学后孩子更是难以适应上学节奏,精神面貌差。

在寒假里,娱乐可以,但要适度,做到劳逸结合。

◆监督孩子的学习

一、不建议假期前半段拼命学,后半段放肆玩,应做到每天劳逸结合。

二、寒假作业、每天的阅读和练字、课文的预习和复习都要按照计划来完成。

三、严管孩子的手机,和孩子“约法三章”,规定使用次数和时长以及违规的处罚。

◆需要适度地娱乐

一、孩子除了学习也需要适度娱乐,可以适当让孩子玩电子产品。

二、适当地让孩子参加娱乐活动,拓宽孩子的眼界,促进智力发展。

三、培养孩子的小爱好,但切记不要强迫孩子,而是要正确引导孩子。

在寒假中,不能一味让孩子学习,也不能放任其玩耍,只有平衡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才能做到学习娱乐两不误。

关于陪伴

重视陪伴,幸福成长

当今社会环境下,压力大、工作忙,导致很多父母往往会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

但是家长要知道,父母能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只有十年,十年过后,孩子长大了,这时候父母再想去陪孩子,就晚了。

孩子对父母的需求,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去弥补,只要稍微有点疏忽,孩子的成长变化就会很明显。

所以无论多忙,都请抽出时间好好陪伴孩子。

◆父母陪伴的三个“坑”

一、敷衍太过,回应太少,和孩子距离很远。

二、耐心太差,说教太多,没有控制好情绪。

三、期待太高,施加压力,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孩子最需要这三种高质量的陪伴

一、尊重的陪伴,父母要懂得放低姿态,和孩子做朋友,互相尊重。

二、用心的陪伴,用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