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肖未市委报道组任迎春倪春军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这样的季节游走平湖曹桥街道的乡村,如画风景扑面而来。
5月11日上午,记者跟随平湖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会观摩团的步伐,走进野马村徐家堰和严家门村兴隆桥社区,探寻美景背后有关垃圾分类的那些事。
一支分拣员队伍的大用
在野马村徐家堰自然村落的垃圾分类宣传馆,有一张野马村的区域地图特别醒目。
只见不大的地图上,清晰地划分着红、黄、绿、紫等颜色区块,每种颜色都被标注上了名字、组别。而在地图的右侧,村干部、收集员、分拣员的姓名、联系电话一一清晰罗列。
“这些人员都是根据每个村民小组的情况量身制定的。”据宣传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既是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者,同时又承担着辅导员、监督者的职责。
每天早上和晚上,趁着农户在家的时候,收集员、分拣员们都会挨家挨户上门。这家瞅瞅垃圾桶里的垃圾放得对不对,是不是可腐烂的在绿桶,不可腐烂的在灰桶,那家则手把手,细致地教大家怎么区分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同时也会针对农户垃圾分类的情况给予打分评价。
眼下,正是因为这样一支‘多面手’分拣员队伍,徐家堰自然村落20多户人家已基本实现生活垃圾的规范分类。
一个公示榜的激励
俗话说,有竞争才有动力。严家门村兴隆桥社区每户人家的大门口都会张贴一张垃圾分类的“大拇指榜”,这让不少村民记在了心上。
“大拇指代表优秀,大红花代表良好,不合格就什么都不贴。”“每天检查一次贴一次,半个月统计一次、一个月评比一次”……这些规则,村民们都熟悉得很。
在村民林雪康的门口,绿色为底的门牌特别醒目。这上面不仅有文明家庭、门前三包户、垃圾分类能手、优美庭院等荣誉标签,下方的垃圾分类记录上,对应着日期还有9个黄色大拇指并一朵大红花。
原来,生活垃圾分拣辅导员每天都会入户开展检查,并当场给出评价、直接将代表分类情况的大拇指、大红花根据情况张贴在榜单上。
如今,谁家好不好,看看家门口的榜单就一目了然了,自然也给了村民不少的压力。“这门牌都能做‘相亲’依据了。”观摩团里,有人不无玩笑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几种生活物品的兑换
如果有人问,在农村哪种奖品销路最好?曹桥街道的乡亲们肯定会跟你说,生活用品。
分=垃圾袋/香皂/牙膏;分=洗衣粉/洗洁精/毛巾;分=雨伞/洗发水/沐浴露;分=大米/充电宝/电水壶;分=菜籽油/洗衣液……在徐家堰自然村落的垃圾分类宣传馆里,各种农户们喜欢的生活用品被明码标价一一摆放着等待“买主”。只不过,它的“买主”无需花钱,只需提供相应的积分。
积分的获得说简单也不简单,可也并不是那么难。农户们只需要对照垃圾分类的考核内容,做好日常即可。
村里由分拣员、垃圾收集员、村监会、村民代表等组成的垃圾分类考核组,会根据所有考核内容,每月对全体农户进行一次打分。每次的考评分就是积分,用这些积分就可以去村里兑换自家需要的生活用品。
不仅如此,到了年底,年度积分排名前20名的,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并将在宣传栏上亮相,成为村里家喻户晓的垃圾分类明星。
其实,除了建立分拣员队伍、大拇指激励、积分兑奖等实在有效的举措外,曹桥街道还有不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的好点子。像以校园课堂为平台,在辖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曹桥街道垃圾分类教育基地”;成立“曹阿姨”垃圾分类宣传队、监督队、评审队;召开垃圾分类全体户长动员会等等。
“垃圾因人而生,垃圾难题亦可因人化解。”曹桥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盛琴琴说,底子差、硬件弱的曹桥街道,唯有通过创新实施垃圾分类“金点子”,才能破解“垃圾围村”大难题,真正让曹桥的乡村更美,更宜居。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目前,曹桥街道已有马厩村、野马村两个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