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茂平凡岗位走出的全国技术能手

塞上春秋,早穿皮袄午披纱,更兼漫漫黄沙风,驾驶室内的他,从来不被风沙遮望眼,紧握着方向盘,稳稳行走在运煤道路上;

骄阳如火的夏季里,寒风刺骨的冬天里,驾驶室内的他,丝毫不畏冷热侵身体,严守着工作岗位,平安送出一车车煤炭;

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杨文茂。

军人出身的他,自打转业来到平朔安太堡露天矿,便驾驶着价值万元的E重型卡车一心扑在工作上,11年里安全行驶14.4万公里,可以绕地球4圈多一点,运送的物料足够装满18.2万节火车皮。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多万元的卡车,全英文的操作说明,仅高中文化的他经三个月培训后就熟练掌握,成为第一个独立上岗作业的新司机。别人问他:技术那么娴熟,规定动作那么准确无误,是不是有什么诀窍?他笑着说:“我也就是平时多琢磨、多研究、多看看、多练练,诀窍真的没有。”

学习不止,在竞赛中成长

安太堡露天矿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与外企最大的合作项目,被誉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年8月,风华正茂的杨文茂部队转业分配到该矿生产二队成为一名E重型卡车司机。

他操作的E重型卡车是当今世界上科技水平最先进的卡车,最大载重余吨,一台价值多万元。面对驾驶室大大小小的按钮和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时,对于只有高中文化的杨文茂要想掌握洋设备操作技能难度可想而知。但他坚信:“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为了尽快掌握重型卡车操作技能,他就像海绵吸水似的,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每天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和一本《汉英小词典》,把厂家外籍培训教师讲的都记在本上,回家后再仔细琢磨。在那段时间里,杨文茂终日如醉如痴、废寝忘食,下班坐班车回家,到站竟忘记下车。回到家里,地板成为了他的工作台,他的手里总是拿着一根粉笔,在地上画了又擦,擦了又画,对照重型卡车培训教材、技术参数仔细琢磨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脱胎换骨似的三个月培训后,他成了第一个独立上岗作业的新司机。

参加工作第二年,就在集团公司举办的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一年多时间,一个“门外汉”便能在“高手如云”的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着实让很多科班出身的同事刮目相看。从此以后,他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实操功底,年年报名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多次荣获矿、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称号。并且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各种技能大赛并获奖。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自学完成了重型卡车司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取得重型卡车司机工种高级技师职称,成为自学成才的达人。

多年来,他始终把“做一名业务拔尖、技术精湛的卡车司机”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把生产一线作为实现梦想的大舞台。年5月份,杨文茂经过层层选拔,被选为参赛选手,参加9月3日在山西朔州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煤炭行业露天专业职业技能大赛,他格外珍惜这次与全国同行高手切磋的机会。在接下来的三个月的训练过程中,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有时手里拿着馒头站在训练场里琢磨动作,大家都笑说杨文茂练得走火入魔了。但只有杨文茂自己的心里知道,为了这一天他付出的辛勤努力有多少,为了这一刻承受的风吹雨打有多难。技能大赛比赛当天,众多参赛选手面临着一个艰巨的考验,比赛所有项目纯粹是凭操作感觉,而且技术难度比历届都难:定点移库、停车,由于卡车盲区大,司机全凭经验来判断轮胎距离;扎靶,靶心直径20厘米,方向盘稍有抖动就有可能偏差脱靶,别说取得名次,就连顺利完成比赛都有很大困难。再加上抽签他是第一个出场压力很大,临上车前,矿领导镇定地给他鼓劲:“文茂,放心地去比赛吧,你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全过程就是胜利,无论成绩怎样,你永远都是好样的。”最终杨文茂凭借过人的技术、稳定的心理素质取得了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超重型汽车司机第一名的好成绩。

工友李吉说:“杨文茂师傅,通过自己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很了不起。虽然我们很多人的学历都比杨师傅高,但都没有他的成就高,就是因为缺乏杨师傅身上那股钻劲儿!今后,我一定向杨师傅学习,深钻苦研,提升技能。”

他记录了卡车余种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以听声音、摸温度、看外表、查记录为主要内容的“听、摸、看、查”四字卡车快速故障判断法和45度快速装车排土倒车法。针对E卡车软梯过低易损反复维修耗财耗力的现象,他将原先硬胶皮软梯改造成能折叠防碰撞的软梯,仅此一项就为企业每年节约生产成本10多万元。他说:“作为一名工人,如果不懂得创新,又怎么去创造价值。工人和工匠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把事做完是工人,把事做好、做细、做精就是工匠。”创新创造,彰显工匠本色

日常工作中,杨文茂更是积极向老师傅学习,注重日常的实践和积累。每次遇到故障时,他都会把故障现象及维修人员处理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他还琢磨出起步加速停车油门一脚控制法,看似简单的步骤,其中却蕴藏着他探索出来的“独门秘籍”,不但工作效率越来越高,还大大节省了油耗。

年夏天,多台E型重型卡车出现举升液压系统油温高的现象,设备维修人员和厂家技术人员多次更换液压系统总成部件,可问题就是解决不了,严重影响了矿坑剥离任务的完成。杨文茂主动请缨前去增援,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复检查,他终于确定了问题所在:原因是液压油箱排污阀排污不畅出了问题。专程赶来的美国厂家技术人员直摇头:“我们的产品很精密,不可能有问题!”杨文茂胸有成竹,不急不躁,详细解释了排污不畅造成的原因。美国厂家技术人员将信将疑,亲自动手实验,最后折服,竖起大拇指连声说:“okok!中国工人了不起!”

由于他天资聪明,悟性高且勤学上进。为了让他掌握更多技能,班组安排他横向培训电铲司机,他不辱使命,很快取得电铲操作合格证,有时遇到班组电铲司机人手少时,他顶电铲司机岗位上。年6月,父亲因病住院,作为儿子,医院照顾尽一份孝道。当时,班里有个电铲司机休探亲假、回老家办事,仅剩3个电铲司机,人手不够。他无奈的在手机里安慰了一下父亲,便全身心投入了班里的安全生产工作之中,一直到父亲出院,他始终都未能陪伴在身边,母亲时常提起这事还埋怨他。翻开杨文茂工作日志,他几乎每月出满勤,没有因为个人的事而耽误一天工作、影响班组生产任务,与班组成员紧密团结,圆满完成了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劳模,他深知劳模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工作多么艰辛、任务多么繁重,都带头坚持去做、努力去做好。

矿工会主席郑胜忠说:“杨文茂同志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务实的作风,过硬的技术、严谨的精神,感染着班组里的每一名职工,在企业里传递着‘敬业创新’的正能量,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楷模,是全矿职工学习的榜样。”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凭借着刻苦钻研的执着和对卡车操作技能的不懈学习,杨文茂很快成为了同事们的榜样。他说:“我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并力求精一行,努力把工作干更好,努力把技术传下去,就是弘扬和践行了工匠精神,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国家却给我这么高的荣誉。”

甘于奉献,做好“传帮带”

从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再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能登上国家领奖台,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汗水、坚韧、执着与追求。

安太堡露天矿近年来新招录的大学毕业生较多,面对仅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和设备操作技能的大学生,杨文茂很乐于教和带。而每次遇到难题,大家也都喜欢请教他,“杨大师”“杨大拿”就是大家对他最大的肯定和赞许。

有一次,夜间行车,由于矿坑灰尘大,视线不好,石振伟驾驶的卡车在电铲装完车进出电缆桥过程中,卡量不准,差点挂碰电缆桥,一旁副驾驶坐着的杨文茂大为恼火,立马就站起来跟他换位,“三千万的设备如果撞一下,不知道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损失。”石振伟现在想起来就有点颤颤兢兢,从那以后,他也学起了杨师傅严谨认真的好习惯。

随着重型卡车的逐年老化,各种故障率比较高,他认真搜集卡车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卡车性能、原理和故障排查技术,积极和露天设备维修中心卡车车间维修人员一起讨论,就这样,一次次棘手故障被他及时排除,为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他带出的徒弟很多也成长为技术骨干,有的担任班组长,还有的走上领导岗位。

徒弟石振伟说:“为帮助我们年轻人提高设备操作技能,杨师傅悉心传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业务技能与操作经验教会给我们。在教人和带徒的过程中,杨师傅还善于把企业的好传统、好作风、好行为、好规范教会给他们。”

作为一名工人,他风雨无阻,每日来得早回得迟,爱岗敬业;作为一名班组长,他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带头遵守三大安全规程和矿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日常生活中,他把员工当成兄弟,员工生病住院、家庭出现困难、乔迁新居、婚丧大事等,他总是及时看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身上的一点一滴都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劳模的先锋模范作用。他说:“在岗就要爱岗,爱岗就要敬业。”

爱岗敬业,发挥劳模作用

杨文茂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去年被班组推荐为班组长。去年夏天,集团公司工会组织劳模外出疗养。面对这次外出放松身心的好事,对于常年在露天采掘现场饱经风吹日晒的他可谓机会难得,可一想到矿坑剥离生产任务繁重,自己又是一名班组长、一名共产党员,杨文茂婉言谢绝了,他把名额让给了别人,最终选择坚守在生产一线。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他自觉抵制违章行为,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从思想上、行为上规范控制班组成员不安全因素发生。并从佩戴安全帽、穿戴使用劳保用品这些点滴做起,如果发现工友们谁没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等,他都会立即纠正。谁没按操作规程操作,他都会立即制止并耐心说教,讲明利害,因他的细心和责任心曾经避免过多起事故的发生。

有责任、勇担当是一名党员在工作中应有的作风体现,这一点,在杨文茂身上得到了鲜明的印证。他把员工当成兄弟,做到工作上的严与生活上的爱有机融合,他常说:“大家有缘走到一起干工作,那就是好兄弟。”一次,他发现一名卡车司机在班前会上时常走思,经了解该司机正在为买新楼房缺钱发愁。他经多次开导安慰并主动从家里拿出一万元借给该司机,帮该司机解决了难题,感动的该司机一家人上门致谢。多年来,他对每一名员工一个月上了多少个班,请了几天病假、事假都做到心里有数,职工亲切地称他为“热心人”。

露天矿作业环境,春季风沙弥漫、夏季骄阳暴晒、秋季昼夜温差巨大、冬季寒风刺骨,被员工们调侃称作“四季景色宜人”。长时间处在矿坑,让杨文茂的肤色较同龄人显得黝黑,面容多了几分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沧桑。然而,这11年间,杨文茂没有为此伤感过,他一心想的是为企业、为国家多出煤、出好煤,为推动企业更多工匠式人才不断涌现发挥积极作用,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矿生产二队马班党支部书记、值班经理刘文轩说:“杨文茂作为一名班组长,工作认真负责爱企如家,关爱班组员工工作生活,没有出彩的事迹却有平凡的爱和认真,一件件看似平淡的小事却都让接近他的人感到了温暖。”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质朴和实干,没有激情誓言、有的是自信和进取。杨文茂深信:一个人的才干有限,团队的智慧无穷。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挖掘众人智慧,众志成城,共同创新,把自己和企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才能最有力量。他也相信,面对企业提出建设“五新平朔”的梦想,自己会一直走在创新的路上,积极发挥“大国工匠”践行者作用,用心做事,追求卓越。(通讯员王汉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