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你知道几点,第三个很重要
文
安静的说历史
老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最著名的著作就是《道德经》了,这部著作里有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一直流传至今,今天我们来举几个《道德经》中例子,看看这部著作中有哪些四字真言。
1.方而不割
从这四个字中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出它的意思,那就是做人要堂堂正正,同时,不能割伤别人。
这简单的四个字,道出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但是在你干好一件事情的同时,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则,而让别人难堪。
清末时期,身为湘军总督的曾国藩,为官清廉。有一次,庐州知府送给了曾国藩很多生活用品,曾国藩非常感动,但他全部拒绝了,只收下了几张草席而已。还有的人送给他一些金银财宝,但都被他一一拒绝。
曾国藩只是收下了一些最廉价的东西,这样一来,既没有让别人感到难堪,也没违反自己的原则。
2.廉而不刿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有自己的个性,但不会妨碍他人。
很多人都想标新立异,想有自己的个性,但当你有了自己的一些个性,有了自己的一些癖好,你应该考虑会不会影响到别人,如果会影响别人的生活,那就不叫个性了。比如说你喜欢唱歌,那可不能在大半夜别人睡觉的时候唱歌。
3.直而不肆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说话坦率的同时又不能随心所欲太过于放肆。很多人在生活中往往说话不经过大脑,随口一说的话可能会伤害到别人。
我们都知道祸从口出这句话,所以说,讲话一定要注意分寸。如果你觉得你说错了,然后又转过头去跟他人道歉,那就很尴尬了。
如果你把说话坦率,说话直当做你的个性,那就不是什么坦率了,那是一种情商低的表现。
讲个故事,有一次小李去参加宴会,因为出门匆忙,裤子的拉链忘了拉上,旁边的一个同事发现了,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就给说了出来,让小李非常难堪。
再者,男生问女生是不是化妆了,是不是割双眼皮了,这都是不礼貌的问题,爱美之心谁没有呢,这叫别人怎么好意思回答呢?
所以说,说话坦率并不代表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口无遮拦的说别人的短处,相反,你要有分寸,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都要有分寸。
《道德经》中还有许多这样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一直流传至今,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多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