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已消失的生活用品马桶豁筅,身价不低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这是一样极为普通、很不起眼的生活用品,上点年纪的人都认识它,名称“马桶豁筅”。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它几乎已退出了生活舞台,也应验了曾担承苏州市委书记的杨晓堂先生一句话:跨入二十一世纪后,苏州将消灭马桶。如今,马桶看不见了,为它服务的豁筅也跟着下岗了。

据查考,马桶豁筅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有它一席之地:它身价不高,但人们生活中需要,其功不可抹;它看似肮脏,但用途专一,给如厕用具带来清洁;它名鄙形陋,但它上进官衙府邸,下存百姓民宅。使用对象、方式相同。而今,这跨越千年史河的物品却在我们这代人生存的时段间消失,亦为感叹!但社会在进步,退劣留良是必然的。

马桶,曾经是人们生活中如厕的重要设备,使用后总需要洗刷保洁,必须有相匹配的工具,这工具既要轻便耐用,又要防腐不粘。聪明的劳动者就利用毛竹为材料,取其根部竹爿,劈篾削丝,扎把成帚,做成约一尺四寸长短的竹筅帚,用來清除马桶内壁的汚垢,为了提升效能,清洗时除了加入适量清水外还添入一定数量的蜆壳、毛蚶壳一起搅掏,以增强对桶壁的磨刮(贝壳可反复利用)。豁筅制作时,不准用上铅丝铁钉之类金属参与加工,因其容易锈蚀,损伤帚体,故一只划筅的捆绑,塞榫,柄箍全用竹篾将其紧扣,浸水不腐,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曾经有过用纺织配件换下的废品钢丝棕替代竹丝,可用不上多时即生锈,且对马桶损伤利害,不可取!

马桶又是一件很体面的嫁妆,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嫁女时必然要有马桶陪嫁,美其名是“子孙马桶”,寓意有了此桶,确保能传种接代。许多嫁女家嫁妆马桶都附有“豁筅”,系上红绸,与马桶一起加入聘礼行列,极为体面。

在上山下乡的岁月里,插队知青生活中也都备有马桶或粪桶(农场是集体宿舍,不适应)来解决如厕问题,同时将回收粪便用于自留地种植的蔬菜施肥用。知青们都很珍惜这宝贵的肥源,用豁筅清洁马桶后的残液一并回收集中,倒入粪缸中,绝不浪费,真正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不知道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城镇化带动家庭改厕工程的推进,还在使用马桶和农家肥吗?还用上那“马桶豁筅”吗?

触物生情,一把小小的豁筅,引发了可笑的思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